信息快讯 > 宏观要闻 > 正文

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糜良:“走出去”的金融需求多元化,提供企业全发展周期的金融服务

2025-03-26 来源:财联社
宽屏阅读 字体大小: T | T

近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四期活动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圆满落幕。本期沙龙围绕《“走出去”的金融服务—以商业银行的视角》这一主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交流。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糜良在沙龙上发表精彩演讲。糜良认为,商业银行需围绕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经营生命线,提供高效、稳定、覆盖不同发展周期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image

在提供跨境融资的过程中,糜良特别关注到企业在“一带一路”地区的小币种融资和交易服务需求。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本币融资服务,并配套小币种的外汇买卖和利率交易等衍生产品服务,银行能有效帮助企业解决小币种融资及兑换的难点痛点。

同时,近些年美元、欧元等主要外币利率维持高位,更加重了外贸企业的融资负担。糜良认为,商业银行应发挥与集团境外机构的联动优势,基于外贸企业的真实贸易背景,通过海外代付等方式为各类外贸企业拓展境外较低利率的国际贸易融资资金渠道,为企业减负让利。

除融资支持外,糜良还注意到了新兴国家、地区由于货币不稳定带给企业的难题。针对不同国家地区、不同货币表现,商业银行可结合各地区外汇监管政策,配套丰富的利汇率管理工具,以帮助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货币汇兑风险,提升综合收益。

在糜良看来,中资企业“走出去”的跨境离岸金融服务需求正愈加多元化。部分“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与之前相比有显著差别,企业既要充分考虑离岸资金的安全性,也要求中资商业银行在结算、汇兑、投融资等配套服务的时效性,并对标国际通行规则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因此,糜良建议,商业银行在提供代付、风参、跨境直贷等传统的主导融资产品以外,需围绕中资“走出去”企业的发展经营生命线,提供高效、稳定、覆盖不同发展周期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包括全球现金管理、跨境离岸资金池等更综合的金融服务方案和问题解决方案。这既需要银行自身的能力建设,也需要熟知所在地政策和监管意见,从而达到协同效应。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走出去”跨境融资,糜良还建议,中外资银行要聚力合作,提升中资企业全球形象。

目前,多家中资银行都成立了类似国际银团业务中心的部门,旨在通过国际银团方式聚焦服务企业融资需求。糜良认为,中外资银行机构间应加强合作,建立针对中资“走出去”企业的国际银团市场常态化信息沟通机制,合作共赢,搭建良好的业务生态,共同落实国家战略,通过国际银团合作等模式,平衡好跨境融资服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关系。

转载声明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亦不保证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入市依据。凡据此入市者,风险和责任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该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者不希望被转载的,请发送邮件到website@citicsf.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