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快讯 > 宏观要闻 > 正文

多款国产火箭竞相首飞 中国商业航天冲刺“高成功率”时代

2025-09-16 来源:财联社
宽屏阅读 字体大小: T | T

财联社9月16日讯(记者郭松峤)9月以来,国内商业航天进入高密度发射期。

9月5日,星河动力的谷神星一号火箭迎来了第20次圆满成功发射,累计发射成功率已超过95%;9月9日,捷龙三号运载火箭在山东日照附近海域点火升空,将吉利星座05组11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不只是上述商业火箭。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年底前,多款国产火箭将迎来密集首飞。这背后,高成功率已成为商业航天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财联社记者查询行业数据发现,2024年全球运载火箭共计完成265次发射,259次成功,6次失败。其中,SpaceX作为全球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核心力量完成134次猎鹰系列火箭发射,仅有一次失利。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失败后SpaceX仅用15天便完成复飞,背后的关键原因正是其长期积累的高成功率——它不仅意味着技术可靠,更意味着企业能够快速恢复节奏,不被失败“归零”。

SpaceX不同时期的成功率与发射次数

事实上,SpaceX的成功率经历了明显的阶段性提升,根据财联社记者梳理如下。

Falcon 1(2006–2009年):共 5 次发射,成功 2 次,失败 3 次,综合成功率 40.0%。多次失败几乎让公司濒临破产,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数月研发与测试被迫重置,发射节奏停滞不前。

Falcon 9 V1.0(2010–2013年):累计发射 10 次(包含 Falcon 1 阶段),成功 7 次,失败 3 次,综合成功率 70.0%。这一阶段证明了技术可行性,但企业仍处于市场试水阶段。

Falcon 9 V1.1(2013–2016年):累计发射 25 次,成功 21 次,失败 4 次(含前阶段发射),综合成功率 84.0%。虽然接近成熟,但仍有一次失败,使复飞准备需几周时间。

Falcon 9 Full Thrust(2015–2018年):累计发射 59 次,成功 55 次,失败 4 次,综合成功率 93.2%。可靠性快速提升,发射节奏明显加快。

Falcon 9 Block 5(2018–2025年):截至目前累计发射 502 次,成功 496 次,失败 6 次,综合成功率 98.8%。企业已经形成稳定的高频发射能力。

image

图表:SpaceX各阶段发射次数与成功率

据财联社记者观察,成功率的提升与发射次数的增长呈现正相关。在 Falcon 1 阶段,由于成功率仅 40%,企业发射频次极为有限,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前几个月的努力归零;而当成功率逐步提升至 90% 以上,发射次数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不仅是技术成熟的体现,更是商业化规模化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SpaceX 的整体综合成功率与不同型号的成功率并不完全相同,其中猎鹰 9(尤其是 Block 5 型号)的成功率最高,已接近 99%,是支撑企业实现高频稳定发射的关键型号。

年底前商业火箭将密集首飞

在商业航天企业加速拥抱资本市场的同时,行业技术攻坚也进入关键阶段。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中国商业航天年底前或将迎来商业火箭的密集首飞,包括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天兵科技的天龙三号、星河动力的智神星一号、中科宇航的力箭二号、星际荣耀的双曲线三号。

记者了解到,受限于供应链协同和发射场资源等客观因素,各家公司的首飞时间仍有待进一步确认,但每家公司均在加快备战。

事实上,在商业航天的竞争格局中,大运力、可重复使用、低成本、高频次与高成功率已成为衡量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维度。

在成功率方面,以星河动力为例,目前该公司发射21次,成功20次,成功率在90%-100%之间,是国内综合发射次数和成功率表现最为突出的民营火箭公司之一。

“高成功率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产业发展、文化、经济影响较大:成功发射带回完整有效的飞行数据,用于优化设计、改进工艺、验证仿真模型。火箭成功率成为全球火箭企业要跨过的卡门线。”一位行业从业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星河动力方面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凭借连续成功的发射经验,得以持续提升技术管理能力与研发效率,从而形成了稳健的发射节奏,并为新一轮商业竞争提前布局。近年来,商业航天成为热门投资板块。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由2020年的1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2.3万亿元左右,复合年增长率为22.9%,这一数据预计在2025年达到2.8万亿元。

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一次发射失败不仅带来直接经济损失,还可能产生研发浪费、任务延误、保险赔付增加、供应链中断和声誉损失等间接成本。

“成功率高低甚至影响企业估值:SpaceX凭借超高成功率,2025年估值达3500亿美元,而Astra因成功率不足,股价暴跌99%,最终退市。”上述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技术端,火箭发射涉及数万个元器件、上千道工序,任何环节失误都可能导致任务失败。 “高成功率不仅体现技术实力,也体现工程管理能力和项目管控水平。从产业商业化角度,高成功率带来正向循环:成功 -> 订单与收入增加 -> 可持续研发投入 -> 进一步提升可靠性 -> 获取更多订单。”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

转载声明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亦不保证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入市依据。凡据此入市者,风险和责任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该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者不希望被转载的,请发送邮件到website@citicsf.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