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快讯 > 宏观要闻 > 正文

平安银行黄震:运用FT账户加大国际业务产品和模式创新力度

2025-05-15 来源:财联社
宽屏阅读 字体大小: T | T

财联社5月15日讯 5月11日,“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十期活动在上海浦东圆满落幕。本期沙龙围绕《开放 创新 协同——跨境金融服务新格局下的上海机遇》这一主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交流。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兼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行副行长黄震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

image 黄震指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显著,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经验,但和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的出台,对于境内企业“走出去”形成重要利好,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创新、提升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于提升金融基础设施的国际服务能力,增强中国金融市场的全球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美利差持续倒挂下,中资企业境外并购以及银团贷款、并购贷款和境外债券到期续贷的需求非常旺盛,跨境人民币替代外币融资的需求在不断增加。”黄震表示,随着未来全球货币环境逐渐从紧缩走向宽松,新兴市场有望受益海外资金重新流入,投资动能会有所恢复,投资中国境内资产的需求也会持续地增加,均有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强创新、提升服务。

据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披露数据,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币的收付总额近30万亿,同比增长30%。

黄震认为,金融机构将来要在FT功能的优化、银团贷款创新、上海跨境客群等发展方面开展产品及业务模式的创新,抓住“一带一路”优势产品出海、跨境电商、跨境人民币等发展机遇,运用FT账户人民币的融资、结算、兑换等功能,加大国际结算业务的拓展力度。

“人民币相对低息,融资需求相对比较旺盛,不过在FT提供融资过程中,还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黄震在沙龙上表示, FT账户资产、负债两端都要平衡,而在负债来源这一块,目前税率的安排,包括治理机制方面,对FT的支持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主题为《赋能新发展格局,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水平》的行业对话中,黄震介绍了如何利用自贸区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多服务的经验,比如,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为企业海外市场并购提供融资安排。

黄震表示,资本项目开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最大的难题,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共同面对,未来跨境人民币的发展一定是大势所趋,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转载声明

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本网站亦不保证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文章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入市依据。凡据此入市者,风险和责任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该文章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者不希望被转载的,请发送邮件到website@citicsf.com,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相关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