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1、棉花期货仓单:10月28日棉花仓单总量3353(+96)张
2、10月27日巴西CEPEA/ESALQ棉花价格指数较前一日下跌0.13%
3、棉花港口库存:截至10月27日,张家港保税区棉花总库存同比减少0.42%
4、籽棉单产不及之前预期,新疆加工企业因此持续上调收购价格
5、上周内外棉价差较前一周缩小47元
行业资讯
棉花期货仓单:10月28日棉花仓单总量3353(+96)张
据郑州商品交易所,2025年10月28日棉花仓单总量3353(+96)张,其中注册仓单2471(-17)张,有效预报882(+113)张。
10月27日巴西CEPEA/ESALQ棉花价格指数较前一日下跌0.13%
据外媒报道,10月27日(周一),巴西CEPEA/ESALQ棉花价格指数报每磅63.70美分,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3%,较上月同期下跌6.91%。
棉花港口库存:截至10月27日,张家港保税区棉花总库存同比减少0.42%
据张家港保税区纺织原料市场统计,截至2025年10月27日,张家港保税区棉花总库存3.31万吨,较去年同比减少0.42%;其中保税棉3.07吨,较去年同比减少0.43%;非保税棉0.22万吨,较去年同比减少0.26%。
从进口棉来源地来看,张家港保税区棉花库存中:美棉占比26.64%,较去年同比减少20.87百分点;巴西棉占比23.38%,较去年同比增加4.37百分点;澳棉占比45.94%,较去年同比增加14.29百分点;其他国家及地区占比4.05%,较去年同比增长2.21百分点。
当前进口棉进出入库动态变化情况,张家港保税区棉花库存中,出库1154.15吨,入库347吨,净入库(-807.15)吨。
籽棉单产不及之前预期,新疆加工企业因此持续上调收购价格
据中国棉花协会发布的每周快报,新疆天气以晴或多云为主,棉花采摘、收购顺利进行,北疆地区采摘进入后期,南疆仍处于大规模采摘期,采棉机持续由北疆向南疆转移。今年南疆部分区域因干旱高温导致棉花早衰,根据已经采摘交售的实际情况,籽棉单产不及之前预期,新疆加工企业因此持续上调收购价格,南疆多集中在6.3-6.4元/公斤,最高达6.5元/公斤,北疆则集中在6.2-6.3元/公斤;手摘棉稳定在6.9-7.2元/公斤。
上周内外棉价差较前一周缩小47元
据中国棉花协会发布的每周快报,上周(10月20日-26日),国内棉价小幅上涨,国际棉价震荡走高。国内市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未来5年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心,加上中美双方在吉隆坡举行的经贸磋商就多项重要经贸议题形成初步共识,为国内棉价上涨提供支撑。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 3128B)周均价为14753元/吨,环比上涨44元/吨;郑州期货主力合约CF601周均价13516元/吨,环比上涨232元/吨。国际市场,中美谈判给市场带来向好信号,同时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增加,推动国际棉价震荡上涨,尽管由于北半球新棉大量上市供应压力逐步增大而有所反复,但全周仍以上涨为主,涨幅大于国内,内外棉价差环比略有收窄。Cotlook A指数均价75.6美分/磅,环比上涨0.5美分/磅,1%关税下折人民币13228元/吨(含200元/吨港口费用),比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 3128B)低1525元,价差较前一周缩小47元;ICE 棉花期货近期合约均价64.1美分/磅,环比上涨0.3美分/磅。
市场观点
机构观点:红枣短期观望
红枣主力合约期价下跌。机构一研究报告分析指出,新疆主产区新季红枣情况,和田、且末地区正在下树装运中,若羌、阿拉尔、阿克苏地区订园进程较快,受节气影响下树时间较去年略有提前,主流价格参考6.50-8.00元/公斤,市场主要锚点在可供制作仓单的货源为主,价格符合前期预判区间,持续关注新季订园进展。销区河北市场价格小幅上涨。
利多因素:1、调研区域部分产区减产;2、部分地区收购价较高。
利空因素:1、库存高位,市场供应充裕;2、调研结果显示,大概率正常偏小年;3、红枣消费端消费不佳。
策略:短期观望。
机构观点:苹果可能将持续偏强运行
苹果主力合约期价上涨。机构二研究报告分析指出,10月下旬,东西部产区的晚熟富士苹果逐步上市。山东产区:实际调研得知山东80#以上一二级半货源3.2-3.5元/斤。西部产区:旬邑县70#以上好货主流成交价格3.0-3.5元/斤;洛川70#起步订购价格3.5-4.0元/斤,高价4.0-4.5元/斤。甘肃静宁产区晚富士75#以上好货为5-5.5元/斤。销区市场:广东槎龙市场早间到车辆稳定,目前新季晚富士好货走货尚可,一般货源走货不快,日内消化存在压力,中转库存在一定的积压。当前苹果市场的走势核心驱动将从前期聚焦的产量、质量等供给端因素,逐步让渡并转向以“消费”为核心的需求端。但在没有发生大的变量之前,苹果可能将持续偏强运行。
利多因素:1、新季苹果价格同比上涨明显;2、全国产区上市推迟,好货偏少;3、优质好货价格偏高。
利空因素:1、市场消费偏差;2、库存存争议;3、市场替代水果价格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