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25日讯(编辑 夏军雄)尽管对比特币投资者来说价格大跌从来就不是新鲜事,但德意志银行分析师指出,比特币这轮回调(已较近期历史高点跌超30%)与以往不同,可能也更难修复。
德银分析师Marion Laboure周一在报告中列举了当前熊市与以往不同的两大因素,她写道:“与此前主要由散户投机推动的暴跌不同,今年的下行发生在机构大量参与、政策变化以及全球宏观趋势的背景下。”
德银援引数据指出了第一个原因:加密货币在散户交易中的使用率已从今年夏季的17%降至15%。这点很关键,因为稳步扩大的采用与使用,是比特币看涨逻辑的核心支撑之一。
“加密货币的表现不佳也重新凸显了我们的‘小叮当效应’理论,即比特币估值部分依赖基于信念的采用,”Laboure表示。“在本轮调整中,‘小叮当效应’尤为明显,因情绪驱动的抛售进一步强化了价格下跌。”
“小叮当效应”(Tinkerbell effec)是一个美式英语表达,用来描述一种现象:某事物之所以存在,仅仅是因为人们相信它的存在。
第二个让本轮暴跌可能与以往不同的原因是:机构投资者如今通过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持有比特币。
首批比特币ETF于2024年1月获批,该资产曾掀起高达600%的涨势。而这也是比特币ETF上市交易以来,比特币首次出现至少30%的深度回调。
德银表示,尽管机构参与在过去几年推高了涨幅,但同样是这些机构敞口,如今也形成了一个流动性下降与抛压加剧的恶性循环。
上述两个原因都意味着,作为加密市场“龙头”的比特币,这次要想摆脱低迷可能更加艰难。
Laboure写道:“比特币订单簿的流动性正在萎缩,限制了其从宏观逆风中显著反弹的能力。本轮调整过后,比特币能否企稳仍不确定。”
她继续表示:“展望未来,比特币的成熟过程很可能会分阶段进行。监管环境的明晰——尤其是近期加密市场结构改革带来的明晰——有望支撑机构信心,而大型机构对稳定币的采用则可能提升市场流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