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1.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中国电解铝产量1106.6万吨,同比增3.2%
2. 国内市场电解铜现货库存较14日降2.38万吨至23.51万吨,延续大幅去库表现
3. 秘鲁2月铜产量同比增加0.01%达216955吨
4. 中国主要市场电解铝社会库存68.8万吨,较4月14日减2.8万吨
行业资讯
国家统计局:一季度中国电解铝产量1106.6万吨,同比增3.2%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国氧化铝产量747.5万吨,同比增长10.3%;1-3月累计产量2259.6万吨,同比增长12.0%。
3月电解铝产量374.6万吨,同比增长4.4;1-3月累计产量1106.6万吨,同比增长3.2%。
3月铝材产量598.2万吨,同比增长1.3%;1-3月累计产量1540.5万吨,同比增长1.3%。
3月铝合金产量165.5万吨,同比增长16.2%;1-3月累计产量414.4万吨,同比增长13.6%。
国内市场电解铜现货库存较14日降2.38万吨至23.51万吨,延续大幅去库表现
据Mysteel,截至4月17日,国内市场电解铜现货库存23.51万吨,较10日降3.52万吨,较14日降2.38万吨;上海库存15.66万吨,较10日降2.47万吨,较14日降1.45万吨;广东库存3.84万吨,较10日降0.74万吨,较14日降0.37万吨;江苏库存3.18万吨,较10日降0.47万吨,较14日降0.59万吨。国内电解铜社会库存延续大幅去库表现,其中各市场均表现不同程度降幅;周内铜价震荡运行,且近期精废价差低位,部分再生企业转向采购电解铜,下游逢低接货需求尚可,加之市场到货增量有限,库存因此下降明显。
秘鲁2月铜产量同比增加0.01%达216955吨
据外媒,秘鲁能源矿业部(MINEM)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今年2月铜产量为216955吨,同比增加0.01%。2024年该国铜产量为274万吨,略低于2023年水平。秘鲁国家矿业、石油和能源协会(SNMPE)负责人Julia Torreblanca上周曾表示,该国今年铜产量预计将增长2-4%至279-285万吨。
中国主要市场电解铝社会库存68.8万吨,较4月14日减2.8万吨
据Mysteel,截至4月17日,中国主要市场电解铝社会库存68.8万吨,较4月14日减2.8万吨。其中:无锡23.6万吨,减1.0万吨;佛山23.8万吨,减少0.4万吨;巩义10.3万吨,减1.4万吨;上海2.4万吨,增0.3万吨。
市场观点
机构一:当前铜市场交易需要锚定的是供应下降的确定性+宏观的不确定性
铜当前市场交易需要锚定的是供应下降的确定性+宏观的不确定性,重点关注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边际变化。阶段性的逻辑是,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市场情绪恶化,价格将承压,但如果关税政策出现缓和,将和供应下降形成共振,价格在低位可能出现比较强的向上弹性。海外宏观的不确定性带来了边际交易的变化,美国进口关税整体上升,可能会抑制部分地区铜的消费,使得全球铜的消费增速放缓。但是,铜精矿供应紧张,精铜供应下降的预期依然存在。当前铜精矿现货TC已经下行至-30美元/吨左右,冶炼厂亏损持续扩大,且再生铜进口面临大幅下降的可能,冶炼企业长期减产或停产的预期依然较强。此外,COMEX和LME的价差再次扩大到1000美元/吨以上,依然可能吸引全球其他地区的货源向美国运输,也促使其他地区铜供应面临下降可能。在交易策略上,根据微观和宏观共振逻辑,寻找阶段性交易机会。如价格偏低时,特朗普关税政策缓和与供应紧张预期形成共振,实体企业可以适当逢低买货。
机构二:工业硅价格延续寻底过程,等待后续出清
2025年初以来,工业硅市场延续2024年的低迷态势,价格持续下探,屡创新低。从供需调节的角度看,需求侧解决供给过剩是慢变量,对于工业硅的下游情况而言,多晶硅仍处于减产挺价阶段,光伏行业全年需求预测难以给出多晶硅价格太高的想象空间,硅料的低开工率对工业硅形成负反馈压力。有机硅行业同样利润不佳,预计保持低开工率等待修复,传导至对工业硅的需求时间滞后。硅铝合金和出口对工业硅的提振作用十分有限。综上,依靠需求端调节供需矛盾难度较高。从供给侧的角度,减产能够改善阶段性的供需格局,对价格短期有提振作用,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过剩问题,一旦价格反弹,供给很快面临新的压力。从实际体感来看,减产消息对盘面的波动影响程度也在下降。因此,通过价格下跌出清产能是难以回避的选项。
参考黑色商品2014-2015年的进程,螺纹钢价格经历了长时间的持续下跌,价格几乎腰斩,最终通过供给侧改革的实施,陆续出清表内产能和“地条钢”产能,促进价格在2016-2018年逐步回升。这里我们想表达的是,在行业出清过程中,价格的跌势往往超乎想象,且在重大政策或是行业变化出现前,趋势难以轻易扭转,急于左侧布局将面临高风险。
往后看,工业硅盘面估值进一步下移,关注西北地区大厂现金流成本支撑,自备电比例较高的企业成本优势更加明显。供给端扰动多为阶段性反弹,但下行趋势暂无扭转迹象,工业硅价格延续寻底过程,等待后续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