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1. IAI:5月全球氧化铝产量为1262.6万吨
2. 几内亚政府宣布创建铝土矿国家指数“GBX”确保铝土矿定价的透明度
3. Codelco:已获得智利监管机构的锂开采配额批准
4. 铜价大幅上涨下游消费低迷,上海电解铜升水回落
行业资讯
IAI:5月全球氧化铝产量为1262.6万吨
国际铝业协会(IAI)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全球氧化铝产量为1262.6万吨,日均产量为40.73万吨。其中,中国5月氧化铝预估产量为747.1万吨。
几内亚政府宣布创建铝土矿国家指数“GBX”确保铝土矿定价的透明度
据外媒,几内亚矿业和地质部长Bouna Sylla宣布了一系列针对该国矿山开采行业的“大胆”改革措施。他承诺将带领该行业迈入一个更加透明的时代,更有效地利用国家资源。Bouna Sylla部长表示,“为了增加收入,我们正在建立名为GBX的几内亚铝土矿指数,该指数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投入运营,以确保铝土矿价格像其他矿产价格一样透明。”除此之外,GBX还旨在加强矿业公司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国家收入。此外,几内亚政府计划根据矿业法和现有协议,全面行使销售和运输权力。Bouna Sylla部长明确表示:“根据矿业法和相关协议规定,国家有权销售每家公司15%的产量。”
Codelco:已获得智利监管机构的锂开采配额批准
据Mysteel,7月1日,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表示已获得监管部门CCHEN批准新的锂配额,已批准在2031年至2060年期间开采250万吨金属锂当量(LME),如果后续能获得扩大生产的环境许可,产量可能增至302万吨。Codelco表示,如果CCHEN批准更高的配额,每年生产和销售将高达33万吨碳酸锂当量(LCE)。Codelco与SQM的交易将使智利首次进入锂生产领域,但仍需要两个关键要素才能最终确定——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以及完成与当地原住民的磋商。由于SQM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该交易需要获得多个国家的批准。Codelco一位消息人士本周向路透社透露,预计这两个条件将在9月份前得到满足。目前,智利是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国,而SQM和雅保是智利仅有的两家锂矿开采商。
铜价大幅上涨下游消费低迷,上海电解铜升水回落
据Mysteel,早间盘初,由于隔夜铜价大幅上涨,部分持货商挺价信心不足,平水铜品牌试探下调至升100~升160元/吨出货,好铜亦报至升200~220元/吨,然铜价重心上移明显,下游企业基本驻足观望为主,入市询价氛围较为冷清;部分贸易商无奈只能连续下调报价出货,现货升水快速下调明显;至第二个交易时段,市场平水铜品牌报价走跌至升50~升90元/吨,好铜品牌亦下调至升140~升180元/吨,此时部分下游企业逢低刚需压价接货,市场成交升50~升90元/吨少量成交,然个别持货商仍继续下调至升30元/吨出货,好铜品牌升140~升180元/吨部分成交。后续临近上午收盘, 市场成交范围进一步走弱。整体来看,铜价上行明显,下游消费再度走弱,现货升水承压下行;后续来看,短期随着铜价走高,市场需求受限,同时近月BACK月差扩大至200元/吨以上,升水预计表现承压,因此料高铜价高BACK背景下,升水有望继续走跌。
市场观点
机构一:供给侧调控预期升温与成本支撑强化,多晶硅期货强势涨停
7月2日,多晶硅期货强势涨停。1、2025年上半年,国内光伏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5月新增光伏装机达197.85GW,同比增幅近150%,其中5月单月新增92.92GW,同比激增388%,主要受益于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政策推动存量项目大规模抢装。进入6月,随着“531政策”节点结束,光伏中下游需求订单阶段性回落,行业情绪趋于谨慎,带动多晶硅期价于6月底探底近30000元/吨关口,届时数据显示现货N型复投料均价为34500元/吨,盘面呈现深度贴水状态。6月27日起,工业硅期货价格因供给扰动显著走强,联动多晶硅期货呈现低位反弹。
2、伴随工业硅期货走强的同时,市场对“反内卷”主题关注度持续升温。6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强调整治 "内卷式" 竞争,而自2024年国家提出防止恶性竞争以来,光伏行业协会引导行业自律(如明确组件投标价低于成本涉嫌违法)已取得显著成效。区别于单一企业的排产调整,“反内卷” 题材具有行业中长期性的指导意义。当前多晶硅价格处于历史低位区间,相关消息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供给侧调控的预期,推动多晶硅价格从30000元/吨关口快速回升,期现基差呈现显著修复。
3、从基本面看,电价市场化改革正式开始仅月余,终端需求观望情绪有所增加,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环节均不断下修排产以应对需求阶段性调整。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月产量稳定在9-10万吨,随着西南地区进入丰水期,电价成本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头部企业增产的可能。库存数据显示,当前多晶硅社会库存达27万吨,处于近年来80%以上分位,尽管厂库分布存在结构性差异,但整体库存压力仍对多晶硅价格形成压制。
多晶硅期价下探本质源于需求阶段性回落的市场反应,而 "反内卷" 主题重申叠加工业硅期货走强,共同推动供给侧调控预期升温与成本支撑强化,带动多晶硅期货低位反弹。短期来看,价格进一步上行空间除基于基差修复外,更取决于供给侧调控政策的实际落地进程。
机构二:宏观“反内卷”信号推涨,硅系价格面临基本面考验
今日,工业硅与多晶硅市场表现活跃,价格涨幅显著,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近期市场对于工业硅和多晶硅的交易逻辑,主要围绕宏观层面的“反内卷、产业整合”大逻辑展开。
从长远视角看,淘汰落后产能、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相关行业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为工业硅与多晶硅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极大地提振了市场情绪,成为推动价格上行的关键宏观动力。
从基本面的角度,工业硅与多晶硅市场的需求依然疲弱。目前,工业硅样本企业开工率维持在49.6%,样本库存高达77万吨;多晶硅开工率为31%,样本库存也达到27万吨,二者库存均处于历史高位水平,也反映出当下市场供大于求,需求端表现相对疲软的现实格局。
从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来看,如果后续多晶硅企业产能整合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成功,对多晶硅自身价格将形成一定支撑,因为产能整合有望缓解多晶硅目前的过剩压力。但这一过程中,多晶硅企业可能会通过控制产能规模来实现供需再平衡,进而减少对上游工业硅的需求,对工业硅市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相对利空的因素。
整体而言,当前工业硅与多晶硅市场呈现出“强预期、弱现实”的特征。市场基于对未来“反内卷”政策落地后,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的美好愿景,对行业前景充满希望,这推动了价格的上涨;然而,当下库存高企、需求疲软的基本面现状,又为市场上行增添了诸多阻碍。在后续市场演变过程中,需紧密跟踪政策实际落地情况、产能整合进度以及需求端的复苏态势,综合判断市场走势。